“固步自封”与“故步自封”的辨析及在官方发文中的规范使用
来源: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:2025-08-28
在汉语词汇体系中,“固步自封”与“故步自封”常因字形相近、语义相通引发混淆。二者本质为异形词,核心含义均指向“守旧拒变、停滞不前”,但在历史渊源、字形侧重及现代使用频率上存在差异。官方发文需严格遵循语言规范,准确区分二者适用场景,以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与严谨性。
一、语义溯源与异同辨析
“故步自封”出自《汉书·叙传上》,原指“安于旧步,不求进取”,其中“故”强调“旧有的、原来的”,暗含对传统路径的依赖;“固步自封”则通过“固”字强化“固守、僵化”的贬义色彩,更突出主观上拒绝变革的封闭心态。二者语义高度重叠,均用于批判因循守旧、缺乏创新的行为,但“固步自封”的批判力度更强,更贴近现代语境中对“僵化保守”的否定。
从语言规范看,国家语委发布的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明确二者为异形词,推荐使用“故步自封”。然而,在实际使用中,“固步自封”因表意直观、情感色彩鲜明,在新闻报道、学术评论等领域更为常见。例如,某部委在整治形式主义的文件中批评“部分单位固步自封,仍沿用十年前的管理流程”,此处“固步自封”更直接点明问题本质,增强批判力度。
二、官方发文中的使用规范
官方公文需兼顾权威性与规范性,对异形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:
1.优先使用推荐词形
根据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,“故步自封”为推荐词形,适用于正式文件、政策法规等场景。例如,某省《关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意见》中提出:“坚决破除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式,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。”此处使用推荐词形,符合公文语言标准化要求。
2.根据语境强化表达效果
若需突出批判性或情感色彩,可酌情使用“固步自封”。例如,某市纪委在通报干部作风问题时指出:“个别领导干部固步自封,对数字化转型消极应对,导致政务服务效率低下。”此处“固步自封”更直接揭示问题严重性,增强警示作用。
3.避免混用导致歧义
在同一文件中,应保持词形统一。例如,某部委在《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》中,全文统一使用“故步自封”,既避免语义混淆,又体现公文严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