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文写作中“各行其是”与“各自为政”的规范用法
来源: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:2025-08-28
在公文写作中,准确选用成语是体现文本严谨性的重要环节。“各行其是”与“各自为政”作为高频出现的近义成语,常因语义相近被混淆使用。本文结合公文语境,从语义辨析、适用场景、典型案例三方面,阐述二者的规范用法。
一、语义界定与核心差异
“各行其是”出自《庄子?徐无鬼》,原指各自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,现强调思想层面的分,侧重“认知不统一”。其核心特征是主体对事物的判断存在差异,导致行动方向分散,如“部门间对政策解读各行其是,引发执行混乱”。“各自为政”源自《左传?宣公二年》,本义为各自独立处理政务,现侧重行动层面的脱节,强调“协同缺失”。其核心特征是主体缺乏全局意识,行动上各自为战,如“基层单位各自为政,导致资源调配失衡”。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:“各行其是”的矛盾根源是认知分歧,“各自为政”的问题核心是执行脱节。
二、公文场景中的规范适用
在政策执行类公文中,若描述因对上级文件理解不一致导致的执行偏差,应使用“各行其是”。例如:“部分地区对乡村振兴政策内涵各行其是,出现重项目轻民生的倾向,需统一解读标准。”
在机构协作类公文中,若强调部门间缺乏配合、推诿扯皮的现象,需用“各自为政”。例如:“应急管理体系中,消防、医疗、交通等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,需建立联动机制。”
在督查通报类公文中,需根据问题性质选择:涉及思想认识层面的,用“各行其是”;涉及执行协同层面的,用“各自为政”。如“个别单位对环保整改要求各行其是,反映出思想认识不到位”“审批环节各部门各自为政,企业办事效率低下”。
三、误用警示与辨析技巧
实践中常见的错误是将“各自为政”用于描述思想分歧,如“各科室对考核标准各自为政”,此处应为“各行其是”。另一种错误是用“各行其是”表述行动脱节,如“项目组内成员各行其是,缺乏配合”,正确表述应为“各自为政”。
辨析时可把握两个要点:一看问题根源,思想不统一用“各行其是”,行动不协同用“各自为政”;二看解决方向,需统一思想时用前者,需强化协作时用后者。
公文写作中,精准使用“各行其是”与“各自为政”,不仅能准确反映问题本质,更能为决策提供清晰的靶向。唯有细辨语义差异,贴合语境规范使用,才能彰显公文的严谨性与权威性。